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答中国经济时报,2014827日)

 

中国经济时报:国企收入分配改革的现状如何?

在谈国企分配问题之前,首先要谈谈国企改革的总体状况。国有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轮对亏损小企业的改制和破产关闭,工业国有企业数量从11万户(1996年)下降到6万多户(1998年),以后又继续减少。目前工业中的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1.8万户,其中一部分已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但仍由国家控股。这些国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电力、设备制造、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钢铁和有色冶金、石油加工和和化工这几个领域,占国企总资本和总产出的80%以上。此外,第三产业中,金融、铁路、电信等行业也是国企高度集中的领域。

通过过去的改革,国有企业已经摆脱了大量企业亏损、资不抵债的状况。一些国有骨干企业在重大工程、装备升级换代和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201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工业资产总计的40%,主营业务收入的26%,利润的24%。从这些指标可见,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但效益仍然偏低,总体经营状况差于非国有企业。以2012年资产总额计算利润率,工业整体为8.1%,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只有4.9%。其中一部分企业的低利润是受到限价等客观因素影响,但同时国企还占据着若干高盈利的资源性和天然垄断性行业,还有一批拥有先进装备和资金雄厚的设备制造企业,利弊相权,当前业绩仍显著低于应达到的水平,说明国企需要进一步改革。

国企在经营方面的问题,与国企的收入分配状况关系很大。很多国企由于管理松懈,将企业利润的相当部分转化为内部职工的高福利和管理层的职务消费及隐性收入。这也造成了国企和非国企,国企管理层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异悬殊。还有一些企业管理层腐败严重,内外勾结,监守自盗,造成国有资产和收益流失。这说明通过改革解决国企收入分配问题,应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症结在哪里?

我认为国企在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其一是制度松懈、对内部分配缺乏管理。这也与政府管理体制有关。政府是企业的老板。如果老板自身行为不端正、不尽责,岂能管好企业?其二是透明度低,缺乏监督。国企是公共企业,其管理应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这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其三是一部分国有企业处于天然垄断地位或者受到行政性垄断的保护,享有特殊待遇。对此需要通过改革、扩大市场竞争,消除其垄断地位,或者对其垄断性收益进行再分配,使国企与非国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其四是企业行为需要端正,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外部投资者,能够改善企业行为。但这一过程必须公开透明,防止私相授受,甚至借机进行利益输出。尤其对具有垄断性的企业进行改革,必须做到规范和透明。

 

中国经济时报:下一步国企收入分配改革将走向何方?

一是健全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分配。二是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减少保护,引进市场竞争。四是改革资源税和国企红利上缴制度,加大对垄断性收益的再分配。五是引进外部投资,形成多元化的企业股权结构。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为何进程如此缓慢,其阻力和难点在哪里?

分配方式是生产方式的另一面,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不仅限于经济体制,还涉及政治和社会管理体制。因此实际上所谓收入分配改革,需要的就是全面的体制改革,涉及企业制度、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制度、资本市场管理制度、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这是一个总体工程,需要全盘规划、有序推进。并要克服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抵抗,难度可想而知。在我看来,改革国企内部的分配制度,仅仅是这一系列改革中的一小步。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革总要一步一步走,一件事一件事去做,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话题:



0

推荐

王小鲁

王小鲁

96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 wangxiaolu@neri.org.cn

文章